南岳茶禪文化的歷史考究(一)
作者 : 不詳
歷史賦予和造就了巍巍南岳衡山,她以其風光獨特秀麗、風景奇異迷人蜚聲國內外,素有“五岳獨秀”、“文明奧區”、“宗教圣地”著稱于世。自進入21世紀以來,南岳更加嬌姿嫵媚,綻放光彩,面貌煥然一新,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南岳
茶禪文化的相互滲透與融人為南岳旅游事業提供了良好平臺和發展機遇,給南岳旅游經濟帶來了飛速發展,同時步入了快車道,是南岳旅游的重要“文化名片”。
茶文化,禪文化,融成
茶禪文化,也是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 大貢獻。
一、南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了“茶禪一味”
1.南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自然環境,為茶禪文化的衍生提供了先決條件。
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南,地處幕阜山一衡陽一都龐嶺復式背斜中的瀏陽一南岳衡山隆起帶,盤亙綿延八百余里。群峰突起,最高峰主峰祝融峰1292米,最低海拔為80米,相對高差1200余米,南北走向的七十二峰穿境而過,有43峰座落境內。四周為丘陵、盆地,是一座聳立于湘江之濱的孤山?諝庳撾x子含量平均達2.6萬個/cm3,古云“神仙窟宅”之地,今有“天然氧吧”之稱。其山水沃饒,人文早蔚,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中心。
據南岳史書記載,南岳歷史文化曾經經歷過幾個重要時期:一是南岳佛教開山鼻祖慧思大師創建“大般若禪林”(今福嚴寺)時期;二是被道教奉為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夫人潛心《黃庭經》時期,開創了我國女道士修行先例;三是唐朝著名宰相李泌隱士時期等等。更加難得的是每個時期都為華夏文明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歷史遺產,彌足珍貴。特別是南岳作為
中國較早的“茶禪一味”文化發祥之地,其歷史地位更不容忽視。南岳風景優美,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茶樹的生長。
南岳特產“云霧茶”,其中以高山云霧茶享譽國內外,其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初唐時期就被列為貢茶。它是傳統的石稟茶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逐步發展下來的,它傳承了南岳近二千年來的
茶葉文化和禪宗文化。陸羽的《茶經》云:“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山谷”。唐代詩人李群玉在《龍山人惠石稟茶》詩中贊道:“客有衡岳隱,遺余石稟茶,白云凌煙露,采綴青山芽,硅壁相疊壓,積芳莫能如……”《
中國名茶志》、《
中國茶經》、《
中國名茶圖》等許多著作和全國高等院校
茶葉教科書均有記載。
好茶還需好水泡。在南岳煙霞峰下有個遠近聞名的虎跑泉,是泡茶難得的優質泉水,“香茗佳泉”,相得益彰;⑴苋侍鹎遒,歷干秋萬代,至今依然碧泉涌流,令人嘆為觀止。
南岳古寺,遠追唐宋,現有佛教寺廟18處,道教官觀5處。置身于南岳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門僧侶,得天獨厚,于陣陣佛樂聲中,盡享裊裊
茶香,修心養性,品友敬客,普施甘霖……無論是山上、山下寺廟,30在雅靜、清寂的禪堂里,實現了茶與禪的結合,形成了“茶禪一味”的宗教哲學理念和人文美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