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定窯茶具介紹
晚唐浙江臨安五代吳越國國王錢镠母親墓——水邱氏墓出土了一批鑲金銀扣的白
瓷器,確實讓人們改變了以往對早期定窯的認識。
唐代后期,邢窯由于原料等一些方面的原因,漸趨衰落,曾受邢窯影響的定窯,泥料加工、燒成技術都已完全成熟。所燒制產品,胎體潔白,瓷化程度高,釉色及釉面欠佳,但光亮瑩潤,釉色潔白的已占多數,質量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從而成為北方白瓷的著名產品。
五代時期,定窯在唐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精白瓷燒制成功,開始大量生產質地較高的白瓷產品,器型仍以傳統日常生活用瓷為主,從出土及傳器的器物來看,五代定窯覆蓋面極廣,南北均有出土,亦有一部分產品遠銷國外。
與此同時,定窯還承燒帶有貢瓷性質的“官”、 “新官”款
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