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道洪紫砂壺賞析--“千金易得,道洪壺難求!
我國的茶文化自古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翻開《紅樓夢》,滿紙茶葉香!薄都t樓夢》中“以茶祭祀”,“以茶待客”,“以茶泡飯”,“以茶論婚”,可見我國茶文化早已滲透到文學之中。談到茶文化,首先想到的是茶具。我國茶具更是種類繁多,造型美觀,既有使用價值,又富藝術魅力,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
在我國茶文化上留下盛名的很少,而何道洪是其中一位。
2011年匡時780萬成交何道洪大涵壺。此壺造型創意來源原意應是直爽無曲,從井中汲水之意。朱石梅摹《茗壺二十品》為承名世鉤。每圖題記,為陳曼生、郭頻伽等人所署。
2012年保利,805萬成交何道洪大松竹梅壺。這些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紫砂壺藝的創作與發展。早在明代的沈君用就把在宜興紫砂壺造型中集松、竹、梅形象于一壺,開始創作“三友壺”。 何道洪大松竹梅壺以松竹梅歲寒三友入壺,則象征其高風亮節的崇高情操,高雅脫俗,為人們所鐘愛。
2012年瀚海,920萬成交何道洪集思壺。何道洪熟悉掌握各種砂壺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性及配色學問,有著獨特的何氏風格。此壺泥料采用黃龍山原礦老泥,色澤淳厚,形樸意潤。壯實圓挺的身筒,口底收斂伸出,顯示了一個有始有終的象形,大方敦厚的壺蓋上頂一顆圓潤的壺的,突出了智慧和思想的結晶。壺身刻字更是將全壺的氣韻凝集于中心,暗合“集思”之真諦。
眾藏家獨愛何道洪紫砂壺,是因為它和一般陶器不同。何道洪紫砂壺里外都不敷釉,采用當地紫泥燒制而成,胎質細膩,既不滲漏,也有肉眼看不到的氣孔,經常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手把一壺,擲入茶葉,注入清泉,紫砂的氣息,梅花的韻味,茶葉的芬芳,帶幾分清洌,幾分禪意,進入五臟六腑,通遍全身血液,洗盡流年塵埃;蛏钜古c友,把茶問盞,海闊天空,無不自在。
|